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薩滿,出神還是附體

以下節錄一篇文章,Eliade的書已經有好幾本翻譯成中文,聖與俗、宇宙與歷史、瑜珈、世界宗教理念史(有兩本)。中心象徵與神聖性的建立、定期回歸,是他重要想法。楊儒賓、王鏡玲都很有研究。薩滿教這本書還沒有看到翻譯。

有本小說北國靈山,寫一個人成為薩滿的過程,很有意思。

[郭淑云]国外萨满生理和心理问题研究述评·

史祿國指出:“與其他人相比,薩滿具有極強的神經反應和肌體上自我控制的莫大能力。所以他必須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神經機能和正常的心理機能,因為身體 衰弱會妨礙自我控制,而神經上的疾患,會在他的行動中,當施展心理學作用的時刻中斷恍惚狀態。”他認為,薩滿必須善於控制自己的思想,使自己進入出神狀 態,並能在行巫術時保持和調整這種狀態。他首次將薩滿術與氏族的生理衛生和自我保護相關聯,提出薩滿是氏族的“安全閥”(safetyvalves),薩 滿教的起源是部落不自覺地防止神經和精神病患的蔓延。

20世紀60年代初,安德魯·內赫開始從事擊鼓對腦電圖作用的實驗,成為這項科學研究的先驅者。作為實驗研究的結果,內赫得出擊鼓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發生 異常變化的結論。其中兩種因素基於其重要性而受到特別關注:(1)擊鼓包含許多頻率,從而像電流一樣同時刺激大腦的感覺區域和動力區域;(2)擊鼓主要包 含低頻律,從而在不引起疼痛和傷害的情況下提供大量的能量輸入,如果是相同振幅的高頻音響,就會引起疼痛和傷害。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發現。儘管關於鼓在 改變人的意識狀態方面的效用問題至今仍是歐美學術界爭論不休的題目,但這一題目還是引起了多學科學者的興趣和關注。美國精神病學家沃爾夫·G·吉萊克在從 事薩利士印第安人薩滿精靈舞療效研究時發現,在薩滿成巫儀式程式中,薩利士人的鹿皮鼓每秒鐘被有力地敲擊4—7次。他注意到這屬於腦電波頻率範圍,是導致 出神狀態最有效的範圍。
20世紀60年代後期,邁克爾·哈納由原來進行的薩滿致幻藥實驗轉向擊鼓實驗,並驚奇地發現,只要掌握適當的技巧和訓練,就能夠達到薩滿使用致幻藥所能達到的境地。而一種平穩的、單調的打擊聲音,大約每秒鐘3—6次的頻率對於赴他界旅行是最有效的。

 

也有的學者用“游離型”和“附著型”來概括薩滿及其與超自然世界溝通的類型。日本宗教史學家櫻井德太郎結合東北亞薩滿教現行形態對薩滿予以分類,指 出:“薩滿的職能所不可缺少的神靈附體的契機稱作trance(出神),而這種契機通常根據神靈附體的形式分為兩類:游離型和附著型。”他認為,游離型主要見於西伯利亞東北部和中亞細亞的通古斯系薩滿,他們認為薩滿一旦進入出神狀態,其靈魂就會脫離肉體,或者上天邀遊,或者入地巡行,與那裡的神靈交往,並 將神靈的意旨傳達於人間。附著型薩滿以為神靈與諸妖魔附著於人體,使之改變本性,化作神靈的替身,從而發揮薩滿的機能。日本的神靈附體現象就屬於這一類型。這種類型的薩滿分布甚廣,也見於鄰近日本的諸族之中。
  韓國濟州大學的玄容駿教授也持與櫻井德太郎類似的觀點。玄容駿還就地域、移動方向、是否有守護靈的輔助、出神狀態類型、進入出神狀態的技術和薩滿類型等方面,對東亞地區的薩滿教做了比較。
   這場由埃利亞德引發的學術討論至今仍在繼續。經過這場討論,在薩滿教研究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傾向,即學者們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薩滿教術語,用以論述薩滿的生理、心理現象,如出神、脫魂、附體、意識變異形態、薩滿意識狀態、宗教或儀式意識狀態,等等,對這些術語的解釋甚至成為薩滿教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如今,這些術語成了表示薩滿和薩滿生理、心理特徵以及薩滿教與其他宗教相區別的重要標誌。
  應該說明的是,埃利亞德本人一直密切關注著這場由他引起的學術討論,並做出相應的反應。如當休雷塔提出“脫魂·附體論”的理論後不久,埃利亞德即接受了他的意見,並對其論文給予較高的評價:“此貴重報告的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對附體現象的評價。作為宗教現象的附體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已被休雷塔所闡明。”
  在《薩滿教:古老的出神術》出版10周年的 時候,埃利亞德親自對被他的“薩滿教一脫魂論”所忽視的“附體”做出了積極的評價。當然,對於某些學者片面強調“附體”重要性的觀點,埃利亞德也鮮明地提出了反對意見。他指出:“不少學者表現出要從‘附體’之中來看薩滿信仰構成要素的傾向。據此,他們將‘脫魂’(上升、下降、水準旅行)視為第二次現象。但是對我來說,要接受這樣的假說是困難的。的確,‘附體’是古代普遍存在著的現象,但是,要得出‘附體’體驗先於‘脫魂’體驗的結論,卻無法找到任何理由。相反,那種認為‘附體’現 像是從‘脫魂’體驗中發展出來的說法,卻非常容易使人理解。也就是說,薩滿的魂(或者主靈魂)在前往上方世界或地下世界旅行的時候,‘各式各樣的精靈’方 能夠憑依到薩滿的肉體上。然而,將此過程作相反考慮的話,則是困難的。”埃利亞德這種敢於堅持自己的見解,又善於接受他人的正確意見,勇於修正自己的學術 觀點的治學態度和學術勇氣表現出一位大學問家對學術研究的認真嚴謹和博大胸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